一晃,杨波来海嘎驻村近7年了……
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声名在外,平均海拔超过2400米,是贵州省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子。与高寒环境同样出名的还有贫困,“坡脚喊来坡上听,走路走得脚抽筋;吃的都是洋芋饭,穿的全是布巾巾。”海嘎360多户人家,7年前人均年收入还不足1600元。
2010年春节过后,初上海嘎的杨波,面临的不只是恶劣的生存环境,还有散了的人心。“要我参加新农合,除非你们垫钱”“才400元,拿1000元来还差不多”“要跑到村委会去领?除非你们送上门来”……
“刚来就碰了一鼻子灰,上门动员村民参加新农合、修厕所、抗旱领水,听到最多的是‘除非’两个字。”杨波一肚子委屈。
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打消杨波的念头,“海嘎一天不脱贫,我就一天不下山。”孰料,这一驻,就是4届,7年韶华。
“原想着干部驻村也就镀镀金,没想到他抡起了真板斧”
饮水问题一直是海嘎村民心中的痛。“海拔高、降水少,一年里有半年枯水期,不要说生产、灌溉,人喝水也得从几公里外的水井一桶一桶往回拖。”杨波说。
杨波有次和村民罗义开玩笑说,“缺水也是个商机,你们咋不从外面拉水到村里来卖?”谁知,罗义狠狠瞪了他一眼,“谁家有那个闲钱?”
这个白眼,让杨波不敢敷衍。“一个月跑了不下6次水利局,终于请来了专家落实提水项目。”项目投资820万元,每天可提水1000方,不仅全年满足人畜饮水,还解决了部分景区用水问题。
这一回,罗义对他竖了大拇指:“原想着机关干部来驻村也就走个形式、镀镀金,没想到他抡起了真板斧。”
修完提水工程,罗义又提了心愿:“杨书记,你要能修通村民一组到村里的路,就是给我们做了件大好事。”于是,杨波找到了“娘家”——钟山区民宗局,申请到2万元启动资金;他又和包组干部到村民家中挨家挨户做工作,凑了1.8万元,村民自发投工投劳,一条700米的硬化路很快修成。
“搞计生、低保这些工作他带头去,谁家有点大事小事他也跟着凑。”罗义说,杨波刚来就成了村里“脸皮最厚”的人,“慢慢地,这个‘厚脸皮’的称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变成‘杨兄弟’‘小杨哥’了。”
“从‘等靠要’到‘自己干’,是杨波带给海嘎的最大财富”
“一年的活路做半年,剩下半年政府管。”全村低保户一度占了1/4,海嘎的百姓却不以为然,还编了句口诀来自嘲。
“不仅自然条件恶劣,村民更是穷得麻木,就连村干部也安于现状、没有干劲。”钟山区组织部干部敖倩说。
“海嘎要发展,除了突破交通地理条件限制,更为关键的是要搬掉压在村民头脑中的大山。”杨波说。
找准了症结,杨波就拉上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,开院坝会、搞夜访,跟群众讲惠农政策、讲文明新风、讲外面的世界。“起初捶破门也没个响应,后来提水工程修好,在大喇叭里喊一声大伙便自动搬着凳子出门了。”
2012年,第二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启动,尽管这次任期只有一年,杨波争取到200万元为村里建起9个种养殖基地,引进苦荞、土豆等作物,成立“海嘎四季青种植农民合作社”,并注册绿色食品商标。
2013年,第三批驻村工作开始前,杨波决定再留下来接着干。韭菜坪搞旅游开发,他厚着脸皮泡在项目指挥部,硬是为村民争取到了边沟开挖、土石方清运的活,还为村里300人争取到就近务工的机会,当年村民务工总收入超过400万元。
“过去遍地茅草房,如今家家住洋房。群众从‘等靠要’到‘自己干’积极争取项目搞种养殖、农家乐,这是杨波带给海嘎的最大财富。”村主任刘永明表示,“村里人均年纯收入2015年达到7280元,去年底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。”
“村里还有20户村民没脱贫,我不能把他们扔在半道上”
面对家人,杨波是个“不称职”的儿子、丈夫和父亲。
翻开他的日记本,有这么一段话:“又是两个月没回家了。到家时,没有想象中孩子冲出门来‘爸爸、爸爸’的热情迎接,而是童真般地疑问:‘爸爸,你是不是不要我和妈妈了?’”提及此事,杨波用手捂住脸庞,泪水从粗糙的指间滑落……
2014年,杨波父亲突然辞世。他一路哭着回家。那时,正值驻村工作再行换届。“母亲年纪大了,我不愿再经历同样的痛……”杨波回忆道。
“父亲给你留了话,‘让小波好好干,你们要支持他’。”母亲的话解开了杨波的心结,他决定再接着干下去。
到今年3月,杨波的第四个驻村任期便满了,组织部门已找过他谈话了解意愿。“只要组织需要,我想在海嘎一直干下去,村里还有20户村民没脱贫,我不能把他们扔在半道上。”